2019 學術類 — 毛河光先生

毛河光院士,為國際高壓科學權威。1963年畢業於臺大地質系,1967年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68-2018年擔任華盛頓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實驗室研究員凡50年。在地質學、行星科學及高壓物理學等多重領域,都有開創性的科研成果,蜚聲國際。接連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成績卓著。2012年起兼任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迄今。

毛河光院士1970年代改進的「鑽石壓砧」,把當年高壓物理諾貝爾獎得主布里吉曼教授的壓力紀錄提高了十倍,突破了地心的壓力360萬大氣壓。其後數十年,他致力發明高壓與同步輻射光源及激光等結合的技術,和探測高壓下物質的變化。發現多種新物質,及多項奇妙的新現象。對物理、化學、材料學、地學都造成重大的衝擊,開創了高壓科學的新時代。特別是我們現在對地球深部的知識,主要建立在高壓實驗的基礎上,影響極為深遠。

毛院士雖長年旅居美國,但始終致力回饋鄉土。多年來在臺灣高壓科學、地質及同步輻射等領域中,都能夠看到他耕耘的身影。長期擔任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的諮詢委員與主席,和母校臺大地質系的評鑑委員。揚名國際後,不忘回饋故鄉。毛河光院士不只是臺灣科學界的領航者,更是作育英才無數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