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綜合類 — 王榮騰先生

王榮騰博士,1975、1977年取得臺灣大學電機學士、碩士學位,1982、1987年以半工半讀方式取得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碩士、博士學位,1980-1986年間仼職美國 Intel Corporation 和 Daisy Systems,1987-1991年間擔任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系副研究員及兼任講師,2009年擔任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及電子工程研究所客座教授迄今。

王博士在1990年於美國矽谷創辦華騰科技 (SynTest Technologies),為積體電路測試領域之先驅企業。他帶領的硏究團隊開發之「可測試性設計」技術與軟體已被全球百餘客戶採用在數萬顆設計晶片內,用以提高產品品質、降低測試成本、並保障人身安全。他目前擁有58項美國發明專利及12項德、英、法、中、日發明專利,並發表了60多篇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

王博士為紀念恩師何宜慈博士以一封推薦信改變了其一生,飲水思源於2004年在臺北成立「財團法人何宜慈科技發展教育基金會」,募資逾新臺幣4200萬元,其中以500萬元優先回饋母校,於臺大電資學院設立「何宜慈講座教授」獎助基金,為母校留才,開創企業贊助電資學院講座教授的先例,至今已逾十個名額 (含青年教授講座)。在國內普遍教授薪資不若國外條件有利的大環境下,此拋磚引玉之舉在鼓勵院內之傑出教授專心於教學研究有如及時甘霖,大大提升教學研究士氣和留才攬才功能,並在正向循環催化之下,其他企業和畢業校友亦競相效尤、給予電資學院全方位之贊助。

王博士其後更於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系與電腦系設立永久性「何宜慈研究生全額獎學金」(Irving T. Ho Engineering Graduate Fellowship) 和永久性「Edward J. McCluskey 研究生全額獎學金」(Edward J. McCluskey Engineering Graduate Fellowship),感謝两位恩師的指導,並於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臺灣大學設立「何宜慈博士紀念獎學金」,培育新秀、提攜後進,至今已有近100名資優生獲獎。

除貢獻高教外,王博士帶領團隊編輯三本積體電路測試和電子設計自動化的英文教科書: VLSI Test Principles and Architectures: Design for Testability (2006)、System-on-Chip Test Architectures: Nanometer Design for Testability (2007)、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Synthesis, Verification, and Test (2009),由著名出版社 Morgan Kaufmann 出版,現皆為專業領域極為暢銷和深具影響的教科書。王博士更協調作者群捐出每年之版稅,在中國大陸偏遠地區(江西省)成立「百愛愛心小學」,贊助偏鄉孩童的教育。

王博士回饋母校,堅持不輟。先於2011年設立「何宜慈博士紀念獎學金」,2016年期滿後更發動校友募捐該獎學金的永續基金,2017年再捐助電資學院設立「何宜慈傑出青年學者」,獎助優秀師資,2018年起又募1800萬元設立「臺灣大學1975級電機系系友創新創業」獎助基金,獎勵具有創新創意、頂尖國際競賽、傑出研究等師生或團隊,並輔導創意創業團隊,幫助母校培育創業人才。

王博士更建立社群平台,鼓勵獲獎學生前往海外頂尖大學就學,教導學生小從履歷修改、生活照護、待人處事,大至研究規劃和職涯發展等,嘉惠相當多前往海外深造的學子。

王博士除了於2008年因其專業領域之傑出成就獲頒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之外,也因長年貢獻高教榮獲教育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美國史丹佛大學等等頒予各式獎章或獎狀。

王榮騰博士推動高教公益,不但師法陳樹菊女士不凡之慷慨捐贈、傾囊襄助,更仿效「武訓興學」之精神、不假他人親力親為,誠屬後輩效法之楷模。